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后周纪五(7/10)

。陈乔恐惧不安请求谒见,说:“陛下一旦签署这项诏令,我便不再能见陛下了。”就极力陈述不可如此的理。南唐主笑着说:“你也知那样不行吗?”于是作罢,因此借晋王任藩镇之机,任命李徵古为他副手,陈觉从后周返回,也被撤销朝廷近臣之职。

钟谟素与李德明善,以德明之死怨齐丘;及奉使归唐,言于唐主曰:“齐丘乘国之危,遽谋篡窃,陈觉、李徵古为之羽翼,理不可容。”陈觉之自周还,矫以帝命谓唐主曰:“闻江南连岁拒命,皆宰相严续之谋,当为我斩之。”唐主知觉素与续有隙,固未之信。钟谟请覆之于周,唐主乃因谟复命,上言:“久拒王师,皆臣愚迷,非续之罪。”帝闻之,大惊曰:“审如此,则续乃忠臣,朕为天下主,岂教人杀忠臣乎!”谟还,以白唐主。

钟谟平素与李德明要好,因为李德明的死而怨恨宋齐丘;及至奉命使回归南唐,对南唐主:“宋齐丘乘国家危难,便上图谋篡国夺位,陈觉、李征古当他的帮手,天理不容。”陈觉从后周回来,伪造后周世宗命令对南唐主说:“听说江南多年抗拒诏令,都是宰相严续的主意,必当替我斩了他。”南唐主明知陈觉素来与严续有矛盾,本来就不相信他的话。钟谟请求到后周对,南唐主于是通过钟谟回复命令,上言说:“长时间抗拒王师,都是我的愚昧糊涂,不是严续的罪过。”后周世宗闻悉,大为惊讶,说:“确实如此的话,那严续乃是忠臣,朕为天下之主,岂能教唆人杀害忠臣呢!”钟谟回国,将情况禀报南唐主。

唐主诛齐丘等,复遣谟禀于帝。帝以异国之臣,无所可否。己亥,唐主命知枢密院殷崇义草诏暴齐丘、觉、徵古罪恶,听齐丘归九华山旧隐,官爵悉如故;觉责授国博士,宣州安置;徵古削夺官爵,赐自尽;党与皆不问。遣使告于周。

南唐主打算诛杀宋齐丘等人,又派遣钟谟朝向后周世宗禀报。世宗因为是别国的臣,不置可否。己亥(二十三日),南唐主命令知枢密院殷崇义起草诏书公布宋齐丘、陈觉、李徵古的罪恶,允许宋齐丘返归九华山旧日隐居之地,官职爵位全照旧;陈觉被贬谪授于国博士,送往宣州安置;李徵古削夺官职爵位,赐命自杀;他们的党羽都不作追究。派遣使者向后周报告。

[52]丙午,蜀以峡路巡检制置使彦俦为招讨使。

[52]丙午(三十日),后蜀任命峡路巡检制置彦俦为招讨使。

[53]平卢节度使、太师、中书令陈王安审琦仆夫安友与其嬖妾通,妾恐事,与友谋杀审琦,友不可,妾曰:“不然,我当反告汝。”友惧而从之。

[53]平卢节度使、太师、中书令陈王安审琦的车夫安友同安审琦的妾私通,这个侍妾怕事情,就与安友密谋杀死安审琦,安友认为不可,侍妾说:“不这样的话,我必定反过来告发你。”安友恐惧而听从她的主意。

六年(己未、959)

六年(己未,公元959年)

[1],正月,癸丑,审琦醉熟寝,妾取审琦所枕剑,授友而杀之,仍尽杀侍婢在帐下者以灭。后数日,其守忠始知之,执友等之。

[1]季,正月,癸丑(初七),安审琦喝醉酒熟睡,侍妾取安审琦所枕的剑给安友而杀死他,并且将在帐下服侍的婢女全杀死灭。事后数日,安审琦的儿安守忠才知真相,抓住安友等人将他们凌迟死。

[2]初,有司将立正仗,宿设乐县于殿,帝观之,见钟磬有设而不击者,问乐工,皆不能对。乃命窦俨讨论古今,考正雅乐。王朴素晓音律,帝以乐事询之,朴上疏,以为:“礼以检形,乐以治心;形顺于外,心和于内,然而天下不治者未之有也。是以礼乐修于上,万国化于下,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用此也。夫乐生于人心而声成于声既成,复能人之心。

[2]当初,有关官吏准备安放正月初一接受朝贺的仪仗礼,前一天晚上在正殿厅堂上设置悬挂的钟磬,后周世宗前去观看,见到钟磬有挂设在那里却不敲打的,便询问乐工,都不能回答。于是命令窦俨探讨研究古今有关制度,考定校正雅乐。王朴一向通晓音律,世宗询问他雅乐之事,王朴上书,认为:“礼仪是用来规范形的,音乐是用来陶冶心灵的;形在外表恭顺,心灵在内平和,这样而天下还不太平的是没有的。所以礼乐在朝廷上修成实行,天下万国就会化归服,圣人的教化不峻急而成功,圣人的政令不严厉而大治,就是由于这个理。那音乐产生于人的心灵而声音形成于的振动,的声音既已形成,又能反过来化人的心灵。

昔黄帝九寸之,得黄钟正声,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以生十二律。十二律旋相为以生七调,为一均。凡十二均、八十四调而大备。遭秦灭学,历代治乐者罕能用之。唐太宗之世,祖孝孙、张文收考正大乐,备八十四调;安、史之与工什亡八九,至于黄巢,尽无遗。时有太常博士殷盈孙,《考工记》,铸钟十二,编钟二百四十。士萧承训校定石磬,今之在县者是也。虽有钟磬之状,殊无相应之和,其不问音律,但循环而击,编钟、编磬徒悬而已。丝、竹、、土仅有七声,名为黄钟之,其存者九曲。考之三曲协律,六曲参涉诸调;盖乐之废缺,无甚于今。

“从前黄帝九寸长的竹,得到黄钟的正声,截去一半变为清声,加长一倍变为缓声,用增减三分之一长度的方法产生十二音律。十二音律作为音,都可产生七个调,成为一均。总共有十二个均、八十四个调,从而均、调全齐备。但是遭到秦代消灭学术的厄运,历代研习演奏音乐的人很少有能使用它的。唐太宗的时代,祖孝孙、张文收考定校正雅乐,齐八十四个调;安禄山、史思明作,乐和乐师损失十分之八九,到了黄巢造反,便然无存。当时有太常博士殷盈孙,据《考工记》,铸造钟十二枚、编钟二百四十枚,士萧承训校定石磬,如今悬挂的就是。虽然有钟、磬的形状,但一都没有相应的和谐,那钟磬也不问是什么音律,只是循环敲打、编钟、编磬白白地挂着而已。丝、竹、、土等各质地的乐也只有七个声音,称为黄钟之,保存下来的有九个曲。校九个曲,三个曲合符音律,六个曲夹杂各音调;音乐的旷废遗缺,没有比当今更严重的了。

陛下武功既著,垂意礼乐,以臣尝学律吕。宣示古今乐录,命臣讨论。臣谨如古法,以黍定尺,长九寸径三分为黄钟之,与今黄钟之声相应,因而推之,得十二律。以为众,用声不便,乃作津准,十有三弦,其长九尺,皆应黄钟之声,以次设竹,为十一律,及黄钟清声,旋用七律以为一均。为均之主者,也,徵、商、羽、角、变、变徵次焉。发其均主之声,归于本音之律,迭应不,乃成其调,凡八十一调。此法久绝,臣独见,乞集百官校其得失。”

“陛下武功既已卓著,开始注意振兴礼乐,因为臣下曾经学过律吕之术,便公布古今音乐著录,命令臣下探讨研究。臣下谨慎地照古代的方法,用黑黍粒来定尺寸,长九寸、直径三分的作为黄钟律,与当今黄钟的声音相互应合,以此推算,得十二音律。因为许多律奏,使用听声不方便,于是制作律准,共有十三条弦,其长九尺,所有的音都应合黄钟的声音,依次设置架弦的码,调成林钟、太簇、南吕、姑洗、应钟、蕤宾、大吕、夷则、夹钟、无、中吕等十一音律和黄钟清声,番使用七个音律成为一均。作为均的主音,首先是,其次是徵、商、羽、角、变、变徵。发该均主音之声,最后回归到本音的音律,重迭应和而不杂,才能构成一调,总共八十一调。这个方法长期失传,于臣下独自见解,请求召集百官较考其得失正误。

诏从之。百官皆以为然,乃行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