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中国首例私塾教育案(1/4)

本站新(短)域名:ddshuwu.com

第五章 中国首例私塾教育案

一个8岁就可以liu利朗读《ChinaDaily》(《每日中国》报)上所有英文内容的孩子;一个8岁就通读过《三国演义》和《四书五经》的孩子;一个8岁一直独自在家中接受父亲言传shen教的孩子;一个8岁就被离异父母不可调和的教育观念争来夺去的孩子;一个8岁就要应付媒ti的lun番"轰炸",把接受媒ti采访当作"大战"的孩子;一个8岁孩子引起的中国首例私塾教育案。

一个孩子的命运能有多曲折?一个孩子的未来能有多少zhong选择?私塾教育与中国的主liu教育模式孰优孰劣?当这些问题依然是大多数人心中尚未解开的谜团时,8岁的小鸿儒的父母为了让他走一条各自认为正确的学习dao路,展开了一场较量。从2006年6月北京石景山区人民法院受理了这起以现代私塾挑战学校教育引发的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案件后,此案历经一、二审程序,2006年12月26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chu了终审判决,小鸿儒依旧归父亲侯波抚养。

复杂童年,两岁就变成了单亲儿童

8岁的小鸿儒有着超chu同龄孩子的成熟,他回答问题总是chu乎人们的意料。他说对动画片"不屑一顾",最喜huan看的电视节目是《国宝档案》和《海峡两岸》;他不喜huan和小朋友玩,因为他们太"幼稚",只有和大人jiaoliu,才能"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他有超qiang的英语和汉语阅读能力,已经能够自己阅读英文小说、杂志,平时看的是《全汉赋》、《傅雷家书》、《诸子百家》、《参考消息》之类的书报。在小鸿儒与父亲侯波住的简陋房间里摆着各类藏书1000多册,中、英文各一半,现在小鸿儒已经读了许多。最令人欣喜的是,这个不过8岁的孩子表示"自己以读书为乐"。而这一切,都是小鸿儒的父亲侯波在家进行私塾教育的"成果"。

"我认为,现在学校缓慢、古板的教育ti制gen本不适合培养天才,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没有比尔·盖茨的原因。"说这番话的人是小鸿儒的父亲侯波,因为不满学校教育,他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对当时不满6岁的儿子进行一对一式的家ting教育,希望将小鸿儒培养成为一名"天才少年"。

而小鸿儒的母亲、侯波的前妻王育对此则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这完全在一zhong封闭的状态下教育孩子,让孩子整天面对他一个人,将来孩子怎么rong入集ti,rong入社会?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远远比一个孤独的天才要重要的多。"王育jian决反对侯波对孩子进行封闭式家ting教育的zuo法,她认为8岁的儿子不能进入学校接受正规的义务教育完全是由于侯波一意孤行造成。2006年4月,王育向北京石景山区人民法院递jiao了起诉状,请求法院变更自己为儿子侯鸿儒的监护人。

是何zhong教育促使小鸿儒成了今天这般模样?又是什么造成小鸿儒的父母如此对立?

在小鸿儒的背后,是一个不完整的家ting。父亲侯波原来是北京市石景山区一家医院耳鼻hou科的医生,1997年通过登征婚广告,结识了某报记者王育。起初双方觉得还算满意,恋爱3个月后就结了婚。王育说:"我被那则征婚广告的知识分子气质xi引住了,那上面没有一点儿shen高、收入等庸俗的东西,都是有关理想抱负之类的话。侯波的语言文字功底很好,喜huan读书,在我yan里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gan觉。但婚后我发现他不切实际,总是有'拯救中国教育事业'的空想,而且不擅jiaoliu。"王育在怀着小鸿儒的时候就与侯波gan情恶化,1998年11月,她独自回老家生下了小鸿儒。由于双方xing格差异较大无法继续共同生活,2000年11月,侯波与王育协议离婚,当时小鸿儒刚满两岁。因为侯波有北京hu口,小鸿儒的抚养权归了侯波,可实际上孩子一直和王育生活在一起,母子俩共同生活了两年多。

2004年6月的一天,小鸿儒原本平静的生活突然被打破了。这一天,侯波突然chu现在幼儿园,要将小鸿儒接走。因为孩子的抚养权归属于父亲,得到老师通知后赶到幼儿园的王育也只能yan睁睁地看着儿子被侯波带走。从此,小鸿儒的心中没有了母亲的概念。王育说:"自从孩子被侯波接走后,她就再也没有见过孩子。两年半的关门教育,侯波不让我探视,孩子对我已经产生敌意,小鸿儒再也没有叫过妈妈。"这样的与世隔绝,孩子越来越像他的父亲,变得有些偏执、自负,王育下决心要把孩子"夺"回来。

天才少年,独特教育方式下的独特孩子

接走孩子后的两年,侯波没有让小鸿儒再去上学,而是把孩子放在家中自行教育,把培养小鸿儒成才作为自己人生的最大目标。为了把孩子培养成"天才",侯波与医院解除了劳动关系,回到家里全心全意地教育孩子。

父子俩每天的课程安排得很有规律。由于晚上学习时间较长,两人起床稍晚

本章尚未读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